就在我的意识即将被那个偏执的自我镜像彻底吞没时,林晚残留意识中那句“定位和吞噬”突然闪过脑海。
定位……它需要我的“独特性”作为坐标来锁定我……那么,如果我能暂时“放弃”这种独特性呢?
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念头。放弃自我,意味着可能真的被同化。但如果不兵行险着,结局也是一样。
我不再去抗拒那个偏执的“顾影”镜像,也不再拼命强调“我是谁”。相反,我尝试着放松下来,任由那些混乱的信息碎片穿过我的意识。我不再去分析,不去理解,不去寻找意义。我把自己想象成这片数据海洋里的一滴水,不再试图保持形状,而是彻底融入流动。
起初,这种感觉极其恐怖,如同跳下悬崖。我的记忆、我的目标、我的名字……都变得遥远而模糊。那个偏执的镜像也开始淡化,因为“偏执”本身也需要一个坚实的“自我”来支撑。
就在我几乎要彻底迷失的瞬间,前方混沌的“景象”突然发生了变化。数据的洪流仿佛被一股力量拨开,显现出一条……走廊的景象?
那是一条非常普通、甚至有些老旧的公寓走廊,暖黄色的灯光,带着斑驳痕迹的墙纸,一扇扇紧闭的房门。走廊的尽头,有一扇窗,窗外是熟悉的城市夜景,霓虹闪烁,车水马龙。一股属于现实世界的、带着尘埃和烟火气的味道,隐隐约约传来。
是出口!
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和强烈的求生本能瞬间涌起。经历了这么久的混沌和扭曲,这条看似正常的走廊简直如同天堂。我的意识不由自主地朝着那个“出口”奔去。
太像了,太真实了。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我对“正常”的认知。这一定是离开这个鬼地方的真正出口!林晚没能找到,但我找到了!
我加速“冲”向那扇尽头的窗户,恨不得立刻回到我熟悉的世界。